区块链和自动驾驶技术 区块链和自动驾驶技术哪个好

超果 专栏 2023-02-22 21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区块链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区块链和自动驾驶技术哪个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未来十大技术

一、人工智能:向纵深探索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按下了加速键。人脸识别系统、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电商客服、物流分拣等流程化、重复性较高的行业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之后,大幅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大幅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复工复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新颖的业态和复杂的工作场景逐渐显现。这些兴起的风潮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指引了风向。

二、5G:释放生产效能

2021年,我国的5G建设持续提速,5G终端连接数稳居全球第一。在日渐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下,5G技术正给工业制造领域带来一场名为“万物互联”的革新。借助5G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优势,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能够搭建起更加高效、精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

三、云技术:更贴近云端

在云计算的技术构想中,其中之一便是运维下沉,将和业务无关的管理功能和运维工作尽量集成到基础设施中,使企业可以聚焦于业务能力的开发和运营。沿着这一思路,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更贴近云端的云原生。

四、元宇宙:让“虚拟”更“现实”

2020年,疫情加速了社会的虚拟化,新冠疫情隔离政策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线上生活由此前片段式的例外状态变为了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

五、自动驾驶:迈向规模化商用

2021年是自动驾驶阔步前进的一年。资本方面,百度、苹果、小米、滴滴、360等科技企业纷纷宣布加入智能造车队列,为自动驾驶引入了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一批深耕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12月14日,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宣布获得广汽集团战略投资,双方将共同推进Robotaxi前装量产车型的研发制造。

六、区块链:聚焦数字货币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一员,区块链正快速发展并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由于区块链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点与现代商业中心化的模式天然冲突,使得区块链与现有商业体系的融合困难重重。

不过在数字货币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成就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2日,我国已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达到1.5亿笔,交易额超600亿元,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包括公用事业、餐饮服务、交通、零售和政府服务。

七、物联网:向“智联”迭代

2021年,物联网向智联网的迭代还在持续进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对实时性的要求不断拔高,一旦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延误,那么数据的收效将大大贬损。于是,通过机器学习对物联网产生、收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成为整个行业关键的技术发展方向。

八、数据中心:走入绿色未来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不断地推进。这一过程伴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来实现数据的存储、调用乃至分析处理。数据中心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常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面对这一现状,很多组织开始呼吁数据中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九、隐私计算:监管与应用持续加码

形态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已深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许多侵害用户权益、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浮出水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泄露事件被曝出,相关领域的立法和技术研发工作走上了快车道。

自2021年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施行,旨在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通过数据库防火墙实现批量数据防泄漏,也可以通过数据脱敏实现批量个人数据的匿名化,通过数字水印实现溯源处理。实施之后,任何公司或者软件都不得过度收集公民的信息,一经查实,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十、硅光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1965年,戈登·摩尔发现,在芯片开发中,同样面积芯片上晶体管数量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这意味着芯片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相对于时间周期在持续呈指数式的上升。这一定律指引了半导体行业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取得突破。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定律”似乎也在近年来摇曳不定,芯片行业似乎触碰到了“物理极限”的门槛。

秦储承办 | 西部数博会暨第三届西安区块链产业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2022年6月17日下午,由 中共西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指导,西安市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主办,秦储承办的“2022中国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西安区块链产业发展论坛” (以下简称:论坛)成功召开,巴比特、西部网、环球网、中国报道、中国新闻、三秦都市报、大秦网、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华商网、凤凰风、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链节点、8问、察访区块链等多家媒体为本届论坛提供报道支持。

本届论坛作为2022中国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的分论坛,论坛以“聚焦元宇宙·培育新业态·释放新动能”为主题,特邀 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孙伟副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武警总队原司令员王春新,西安培华学院姜波理事长,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胜辉,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信息化处李永彬处长,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促进局张艺副局长,西安市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檀敏会长,西安市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李伟鹏秘书长,西安市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赵亮监事长, 以及政府领导、主题演讲嘉宾、圆桌会议嘉宾、行业协会代表、区块链领域专家、财经媒体代表、本地企业代表等近500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时代前沿话题,共话区块链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本届论坛在社会各界代表的大力支持下,设有 政府领导致辞、大咖主题演讲、颁奖仪式、签约仪式、嘉宾圆桌对话 等多个环节,以探索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向赋能道路,积极推进区块链产业的跨区域联动发展,释放区块链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本届论坛于6月17日下午14:00正式开启,在两位主持人对到场的政府领导和参会嘉宾进行简要介绍并表示热烈欢迎后,论坛正式开幕!

论坛伊始,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孙伟副局长为本次论坛致欢迎辞。 孙副局长在本次致辞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等情况。

孙副局长在本次致辞中强调: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脆弱复苏之中,数字经济已成为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西部重镇,西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西安大数据协会、区块链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正向引导,更是为我市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西安将坚持创新驱动,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努力推动数字技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同时欢迎各企业落户西安,共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演讲嘉宾: 鲍大伟 金链盟区块链战略合作负责人

作为本届论坛的第一位主题演讲嘉宾,鲍大伟先生系统介绍了金链盟的定位、宗旨、技术优势、落地应用、人才培育体系、合作网络等多方面情况。

鲍大伟先生谈到:

作为中国最大的区块链组织、最具活力的区块链技术开源社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区块链联盟之一,金链盟立足湾区,服务中国,以安全可控技术为特色,致力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截止目前,金链盟已实现全链路国产化支持,200多个应用稳定生产运行,多案例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广受认可的区块链人才培育体系,成功培育了区块链专业人才3万余人,持续输出区块链产业中坚力量!

演讲嘉宾: 檀敏  西安市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会长

论坛现场,檀敏会长以“企业面临的难题和思考的问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数字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元宇宙产业格局等内容。

檀敏会长谈到:

企业渴望通过数字技术,在“市场需求、品牌打造、用户获取、用户粘性、增加盈利、产业升级”等方面得到突破,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取得成功。面对“数字藏品+实体经济+元宇宙”的未来大趋势,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先知先行企业和学术机构,都是元宇宙的重要推动者,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融通与业务创新,有望促成日益繁荣的元宇宙产业格局。

在两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后,本届论坛迎来了首个签约仪式: “元农源--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以下简称:签约仪式)。

赵祥兵   元农源总经理

刘志强  西安市阎良区数据信息服务中心主任

白昱   渭南市蒲城县大数据中心主任

郭红兵  洛川果投好苹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建波  兴平市辣椒产业协会会长

张迈  礼泉县小应村村委书记

付磊   陕西新知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清  大荔百果王冬枣合作社总经理

演讲嘉宾: 马千里  巴比特副总裁META50人论坛秘书长

作为本届论坛的第三位主题演讲嘉宾,马千里秘书长以“元宇宙概念”为切入点,介绍了“未来元宇宙的产品形态、未来的元宇宙版权形态”等方面内容。

马千里先生提到:

随着元宇宙概念和关键技术的逐渐成熟,元宇宙被不断地应用到各个场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页被APP取而代之,人们的交互性更便捷,只需点动手指,便可传达输出成千上万的信息;元宇宙时代的产品形态被NPC取而代之,AR/AI虚拟技术采用全景虚拟技术,提高沉浸感。

未来NPC的核心将会是底层协议(区块链)+虚拟数字人(视觉呈现)+AI(大规模决策),未来元宇宙中的版权形态将会催生出新的资产形态、新的创作主体以及新的组合状态,未来元宇宙的新型产业版图正在逐渐成型。

演讲嘉宾: 马强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 红枣科技C00

论坛现场,马强先生系统阐述了区块链如何赋能数字经济、什么是NFT技术、NFT技术在元宇宙中的重要性、NFT的中国化技术体系等内容。

马强先生提到:

DDC网络是在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之上,建立一个由多条开放联盟链组成的二级网络,并为NFT/DDC的生成提供现成的链环境和相关的智能合约、API和SDK。BSN-DDC基础网络秉承“像公有链一样透明、在国内完全合规、价格低廉、技术多样性”等八大核心理念,目前已建设泰安链、武汉链、文昌链、福州链等多条基于不同区块链技术的开放联盟链!

主持人: 李海峰  秦储科技运维总监

圆桌嘉宾:

李石   腾讯云西北总经理

姚尧   浪潮陕西区云装备总经理

王磊   华为云区块链产品总监

刘福华   亚马逊云科技西北业务总监

张磊   阿里云西北互联网业务总监

么益   金山云政企事业部公共事务总监

圆桌会议上,各嘉宾围绕着“元宇宙 - 下一代互联网与商业场景”这一主题,分别就“元宇宙的未来形态、元宇宙领域的发力方向、云计算在元宇宙产业的作用、值得关注的元宇宙应用场景”发表了各自观点。 正如诸位嘉宾所言:元宇宙赛道充满了想象空间,值得所有企业布局探索。

分享嘉宾: 鲍帅 深信科创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创始人COO

论坛现场,鲍帅先生以“区块链+自动驾驶”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商业落地问题、基于区块链的自动驾驶数据共享、基于区块链的自动驾驶数据共享等技术落地方向。

在鲍帅先生的精彩演讲后,本届论坛迎来了第二轮签约环节: 甘肃文交中心丝路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签约仪式 (以下简称:签约仪式)。

深耕文化融合新领域,锻造国际文交大平台,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始终秉持“文化对接资本,交易提升价值”的宗旨,不断推动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一个文化要素跨行业、跨地域、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性服务平台。

甘肃文交中心丝路数字藏品交易平台 作为一站式数字商品产业服务平台,不断推动数字商品的确权、确真、确价、确信、确序,真正意义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数字商品的流通,推进文化与互联网、金融以及创意的深度融合。

王启明   甘肃文交丝路数藏交易平台总经理

孟凡盈   秦储科技总经理

王启明   甘肃文交丝路数藏交易平台总经理

杨宁   陕西叁贰贰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演讲嘉宾: 杨永强  纸贵科技产品总监

作为本届论坛的第五位主题嘉宾,杨永强先生以“元宇宙赋能数字产业的应用实践”为切入点,举例分享了元宇宙在数字产业中的实践应用,以及未来元宇宙对于数字经济的影响。

杨永强先生提到:

作为跃向数字世界的重要方式,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先后发布了元宇宙激励政策;作为整合多种新技术产生的新型社会形态,元宇宙已经在城市治理、数字孪生、数字藏品、数字艺术、城市展厅、文娱活动、虚拟数字人物等多行业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持续发力!

演讲嘉宾: 马立川   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作为本届论坛的最后一位主题分享嘉宾,马立川副主任从“区块链赋能可信数字经济建设”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产业现状、国内产业发展趋势、陕西省数字经济各业态数据、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等内容。

马立川副主任表示:

数字经济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素,数字经济里最核心的是数据,如若能通过推动传统数字要素革新与传统产业广泛深度融合给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规模经济泛在化供需均衡方面展现了很大的一个潜力。

有了传统数据要素核心重组加上数据要素畅通,这样一来就能够融合发展强大的国内市场,也能够大力拓展国外的贸易市场。

本届论坛的颁奖仪式由西安市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檀敏会长、李伟鹏秘书长、赵亮监事长担任颁奖嘉宾,分别颁发 【元宇宙产业技术领军品牌】 和 【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品牌】 两项大奖,获奖企业如下:

元宇宙产业技术领军品牌:

金链盟、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浪潮、亚马逊云科技、纸贵科技、趣链科技、秦储科技、红枣科技、飞蝶XR科技、矩池云、艺元科技

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品牌:

灵境藏品、秦储数藏、红洞数藏、无界版图

主持人: 马千里   巴比特副总裁、META50人论坛秘书长

圆桌嘉宾:

杨锦帆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与科技发展研究室主任

祁鲁   厦门市云大物智数据研究院院长

张耀森  福建省区块链协会副秘书长

张玮   南京区块链产业应用协会副会长、艺元科技总经理

韩奎   秦储产品总监

陈思琪   灵境藏品商务负责人

第二轮圆桌会议上,各嘉宾围绕着“区块链技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共同就“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产业数字化催生新消费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何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数字藏品的未来重点布局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数字文化产业凭借开放性、低门槛和互动性等优势,进一步延长文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新趋势!

世界先进技术展望

台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在其近日发布的“2030年亚洲先进技术”报告中,基于其研究获得的世界范围内未来30项重要技术,选取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10个主要亚洲国家的相关专家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给出了2030年对于亚洲地区最为关键的10项先进技术,并分别从影响力、技术渗透率以及投资优先度等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为未来国家政策规划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AI的应用由于可以惠及几乎所有经济、工业和服务领域,被认为是自蒸汽机发明以来人类 科技 史上最大的突破性创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在AI的基础研究领域,美国、中国、英国、德国还是比较先进的,但在AI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商业化领域,则主要是美国和中国纷纷涌现出许多新的、在全球获得成功的大型创新公司。

当前,全球AI领域产业人才约20万人,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初创企业和 科技 巨头中。就从业企业分布和人才数量来看,截至2017年6月,全球初创企业共计2617家,美国占1078家居首,共约7.87万名员工;中国以592家排名第二,共有3.92万名员工,只有美国的50%。中国AI产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而美国则主要集中在基础层和技术层。美国AI产业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从业者数量分别是中国的14倍、2.3倍、1.3倍;中国的AI基础层人才储备薄弱,尤其是在处理器/芯片和AI技术平台上,缺乏高级人才支持和高端教育体系为产业发展续航。由此也印证了ITRI报告中关于亚洲国家对于先进技术的研发侧重应用的观点。反观中国的AI产业综合实力及发展势头都比较强劲,出现了较多消费领域的应用,但真正在工业生产环节的AI应用,还处于 探索 阶段。2017年,中国宣布寻求在2030年之前,成为AI领域的世界领先者,并出台了相应政策和指导文件,以期在AI领域进一步集中企业、科研和政策的力量,聚焦基础科学问题,创立自己的数据主权,进而发掘关键技术中的经济潜力,力争2019年在生产现场实现应用突破。

服务机器人发展空间广阔

伴随世界范围内简单劳动力不足及老龄化等刚性驱动,以及医疗消费行业需求的不断扩大,服务机器人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之一。在时下全球48个发展机器人的国家当中,已有25个涉足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在发展较为居于前列的国家中,西方国家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务机器人 科技 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支持行业发展。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绝对差距较大,但相对于工业机器人而言则差距较小,而且由于服务一般要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因而我国的本土服务机器人产业未来将面临比较大的机遇和可发展空间。

领跑6G移动网络技术

6G移动网络技术在该报告提及的十大技术中位列第二,我们认为主要归因于我国华为公司在5G技术和设备领域的世界领先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和引发的投资热度。中国已于2017年底开始6G概念研发,华为的工程师目前也已经开始着手6G标准研发。除中国外,目前正在进行6G相关概念设计和研发工作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中国和华为在科研方面的持续巨额投入为我国能够在全球5G、6G研发领跑提供了保障。据统计,我国的通信建设支出已超过美国约240亿美元,并预计再增加4000亿美元。自2015年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5万个新的手机基站,相比之下,美国只有不到3万个。在欧盟发布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华为以113亿欧元(折合约883.99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五,这些科研投入占华为年度总营收的的比重为14.7%。

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汽车 带来改变 汽车 产业格局的机遇

该报告中排列靠前的还有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 汽车 技术,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也同样需要着重发展此领域相关行业。事实上,围绕该领域,为应对产业技术变革,世界各国的 汽车 行业巨头都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步伐,意予巩固和发展各自的产业地位。然而无论是德国宝马、还是日本丰田等公司,在追逐新技术的同时都不放弃传统的内燃发动机等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其背后原因令人深思。近20年来,伴随我国 汽车 产业发展迅猛, 汽车 产销规模连年第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 汽车 市场,我国的自主品牌 汽车 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升,但在传统的技术领域依然难以在短期内赶超世界 汽车 龙头企业,同时基于能源、环境、交通等的制约,未来我国的 汽车 行业应该以新能源 汽车 和自动驾驶 汽车 生产为主要突破口。为此,强烈建议我国的 汽车 行业紧抓战略机遇,重点研发和转型升级能源动力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推进 汽车 产业的低碳化、智能化,通过“弯道超车”,实现 汽车 强国。

区块链技术增强信任与安全

另外,区块链技术以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主要解决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未来通过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交汇融合,将在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征信、产品溯源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小结

总之,该报告为我们面向2030的市场和消费需求,布局目前的技术研发和产业拓展提供了具有信服力的借鉴。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建议中国应该摆脱亚洲思维,放眼世界,对于该报告中罗列的众多先进技术,尤其是前十大技术,集产、学、研各界的合力进行系统地研究。

区块链及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是什么?

1、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信任化,是为了解决当前汽车行业用户隐私泄露、维护服务分散差等问题、不规范等问题带来了机遇。区块链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关键在于汽车身份与用户信用体系的构建与融合打造汽车标识,完整记录汽车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推动传统汽车产业链标准化,为车企建立可靠的服务平台质量控制体系和优化的库存动态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维修、保养和二手车交易服务。结合汽车身份与个人信用它连接在区块链系统中,可以改造原有汽车共享的业务流程。未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将与物联网、大数据等对接边缘技术的结合将实现不同智能设备的安全互联,不断提升区块链技术的处理能力,加速其在自动驾驶和智能领域的应用。

2、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市场生产要素的变化,数据元市场的发展提高了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更高的要求。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拥有难以确证的权利高流动性、可复制性、所有权和使用权难以分离同时,数据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共享价值更大越大。确保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区块链系统信息透明、防篡改、可伪造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将在金融物联网、供应链、政务服务等领域影响深远影响。由于其透明、可靠和可追溯的特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打造汽车身份,完整记录汽车零部件来源及生产流程流程、销售渠道、使用维护、车辆定位等数据推广进入传统汽车产业链“研产供销后市场”的标准。同时可以通过区块链构建防篡改和安全加密用户信用系统,记录资产信息、用户信息、用户行为等用户在线交易信息和信用评价的信息、存储和整合。因为汽车零售、租赁、共享等场景的应用本质上是个人信用体系的延伸,最终将通过区块链系统为业主带来身份、用户信用和服务历史等信息与汽车身份相关联提高互联互通的安全性,实现区块链自动驾驶在车联网、车辆共享等领域的应用。

当汽车遇上区块链 两者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说到区块链技术,其几乎是一夜之前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并成为了不少行业追逐的技术风口,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目前,保时捷、特斯拉、奔驰、雷诺、丰田等汽车厂商都,纷纷踏足区块链领域,并进行过很多汽车与区块链的实践设想。而近日,通用也公布了区块链自动驾驶导航地图更新专利,成为了区块链大军中的一员。

车企区块链的多种玩法

在说区块链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之前,首先来说下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以及开放性。同时,在区块链技术中,数据仅可通过共识算法以块的形式增加,不可修改或删除,以防止篡改。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在社会信用方面。因此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区块链技术一种效率和信任的交换,其可以带来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减少。

再回到区块链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此次通用申请的专利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保持持续更新的汽车地图导航系统。利用区块链集成车辆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科学算法,为自动驾驶汽车生成安全、可靠的地图。

在通用之前,保时捷就与德国柏林的初创企业XAIN合作,在车内测试区块链。运用区块链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解锁速度、带来更便捷的临时授权、实现更安全的智能合约,以及新型的业务模式。同时通过数据分享,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完善自动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这些玩法也使得保时捷成为了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汽车领域并成功测试的跑车制造商。对此,保时捷表示:“这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转变,既能提升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又为车主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快捷体验,对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大有助益。”

除此之外,特斯拉也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管理上海工厂进口物流,可以加快零部件的提取程序,并简化放行流程,同时还可让查询零部件的位置和具体情况变得更加准确、方便和快捷。此外,奔驰、雷诺、丰田等汽车厂商也进行了很多汽车与区块链的实践设想。

两者为何会碰撞出火花?

可以看出,目前很多车企都加入到了区块链技术大军。而之所以会这般选择,据区块链经济学者、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介绍,区块链技术会改变汽车产业生态,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再到售后服务端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可能让未来的共享汽车产生新的模式。

首先是在生产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车辆生产的一致性。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后,像一些企业质检车辆严格按要求生产,而量产车则偷工减料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利用可追溯的特点,帮助工人查看每一个生产环节。

在销售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的特点,运用在汽车生产上,可以很快发现销售的车辆汽车是否具备生产一致性要求。同时也是因为这种不可更改的特性,所以在二手车买卖交易时,可以保证确保车辆历史信息数据真实可靠。

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运用于汽车后市场,通过结合区块链技术,车辆的保养、维护以及保险理赔,都将变得可信、高效。比如目前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零部件在维修过程中偷梁换柱的事情,而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后,消费者可以很方便的查看维修过程,4S店也自然不会动歪心思。

同时,区块链的陌生互信功能还会在未来的共享汽车发展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据悉,目前共享汽车仅仅使用了大数据计算方法,但信用的真实性存在问题。而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后,驾驶者与租用人的真实信息会全部呈现出来,消费者可以根据区块链反映的真实信息规避部分风险。

未来的关键是联盟链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想要在汽车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还需要形成联盟链。此前,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展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方向,联盟链平台是下一步的重点,一旦实施区块链共享账本,可能引发应用层面巨大的变革。”

早在2018年,宝马、福特、通用和雷诺四大汽车制造商就宣布加入了“移动开放区块链倡议”(以下简称MOBI)。值得一提的是,MOBI联盟成员及合作伙伴占据了全球汽车产量的70%,而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联盟。

据MOBI声明称,该联盟旨在创建联盟成员之间的共同标准和API(应用程序接口),寻求建立一个新的数字移动生态系统,使企业和消费者对其驾驶数据拥有安全和主权,管理出行共享及车辆共享交易,并储存车辆的身份和使用信息。

不过朱幼平也指出,汽车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联盟区块链将对汽车企业有更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汽车行业的运用最大的难点在于对此认识不足。也正因此,像MOBI这样的联盟还需要更多的成员加入,一方面是让更多的车企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另一方面则是让车企的数据可以实现共享。

作为近些年刚刚兴起的技术,区块链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日后能否得到大规模应用还是个未知数,即便可以大规模使用,也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但目前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以及应用给予了汽车行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区块链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和自动驾驶技术哪个好、区块链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