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以及区块链技术风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马尔科·扬西蒂(Marco Iansiti) 卡里姆·拉哈尼(Karim Lakhani),《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7年1月,《区块链真相》一文
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消除在技术、政府管控、组织和 社会 等多方面的障碍,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区块链革命。若不清楚区块链将如何占领高地,贸然开始区块链创新就是个错误。
系统性风险。 说到系统性风险,就不得不提及像2008年到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的信贷紧缩这样的全球经济戏剧性衰退。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那是一个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的外部事件。全球监管者重塑了金融世界,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其战略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增强了中央对手方(CCP)的角色。CCP是在一项金融交易中插入交易双方中间的一个实体。在双方都同意进行交易之后,CCP就成为对任意买方的卖方和任意卖方的买方。在此过程中,CCP通过结网降低交易对手信用和流动性的风险暴露,减少了当一方违约时交易双方的直接接触的风险,但这么做的风险仍然集中。CCP的主要角色是:1.管理结算运行任务,降低结算风险;2.通过会员身份批准和实行保证金(最初的和变化的)监控个人的信用风险,提供透明的风险管理;3.处理违约方;4.监督市场上的系统风险。
在以区块链为基础管理的金融市场中,许多CCP的原则可能会被淘汰。可以设想到的是,CCP的功能1和2将会被智能合约替代。DAOs的设计使交易双方发生关系,一旦植入在智能合约中的某些条款被触及,应收款项就能自动从一方转到另一方。CCP的功能3和4也可以被区块链技术提高,但它不太可能完全实现自动化,因为其对定向性程度和大型场景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相关区块链创业公司如Digital Asset Holding和D-Pactum正在与CCP展开合作,在不改变最近法律法规给予CCP的角色基础上,朝着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的方向重新设计他们的技术。这可能会发展成为增加金融系统复原力的根本性措施。在分布式账本上,可以设计出透明、标准化的交易流程,资本和保证金的相互关系可以自动发生,因此降低了中间管理者的风险负担。通过把各个参与方签订智能合约编码,管理危机事件的规则可以做到尽可能的确定性。
网络风险。 这是我们要分析的最后一个外部风险,但并非最不重要。的确,对于网络风险或关键基础设施故障(如控制系统、能源、交通、电信和金融基础设施)相关风险的不理解或不重视,有可能对国家经济、多个经济部门和全球企业造成深远影响。进行风险评估和设置风险管理系统的责任现在落在了每个企业身上,但它们内部实践和流程千差万别,风险管理系统不成熟的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更易遭受网络攻击。
区块链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吗?毫无疑问。数字货币的发展延伸了密码学的安全使用,并且创造了一种商业模式,针对网络攻击有了新型的复原力。在分布式账本上的一套完整系统可以提供比公司标准防火墙技术更高级别的网络安全。因为分布式账本是自动化的,并且由于信息共享的原则和共识协议的鲁棒性,账本 历史 是无所不在且无法更改的。因此在该系统中,高 科技 网络攻击可以在发生之前被阻止。
然而,在分析外部风险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货币的出现第一次创造了一种与国家、跨国政府决策或是任何实体经济都不相关的流通货币。实际而言,数字货币价值的波动幅度巨大,但其方向和时间与市场不同,从而保持了与某国货币或股票市场非相关性。因此,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和黄金一样,数字货币已被用作避险资产,限制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
总之,在深入挖掘区块链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惊人效用之前,要明白区块链不是万能解药。它应该被看作是构建下一代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众多技术之一。
在这个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资产?对常人而言,最好的选择大概就是投资了。一般来说,投资可以是买股票、买基金、买不动产。
插一句,个人创业或开个体店,也有点投资的意思,但这种投资风险极大、失败概率90%以上。创业和开店,更多的是投资个人,尝试个人发展方向,就资产投资而言,九死一生。
投资应该“生活+”,生活才是根本。“生活+投资”是为了让未来的更有希望,是把现有的资产投资未来,让未来有一个更好的资产回报预期。然而,因为风险承受、资产投入比例、投资知识等等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局限,投资常常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情绪跟着市场波动,甚至常常严重地影响到生活……
如何破解投资带来的焦虑感?自从参与区块链投资,在经历过多次巨大的波动行情,心力煎熬后,以下是个人的粗浅的认知。
1、坚守投资的两条铁律
投资,首先应该遵循两条铁律。
铁律一:拿闲钱投资,即便归零也可以承受。
这一条在平常情况下,看起来似乎不难做到,甚至毫无感觉。那是因为: 盲目自信,以及刀还没有割到肉!
在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你是相当自信的,你是认为自己能够赚钱的,否则你也不会冒这个风险。但当你对市场预期良好,认为必然会赚大钱的时候,你会很快忘记这条铁律,进而抛弃,投入更多的资产去投资,甚至借钱投资。
市场总是波动的,甚至常常是很大的波动。在有浮盈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一旦出现亏损,当刀真正割到肉时才会感觉疼。由于损失厌恶,心态立马会出现波动。即便投资的闲钱,都会有失落的情绪,进而影响生活。如果是借钱或者投资资产比例过重(比如70%以上),则更是没有办法心平气和的对待,更无法做到归零也可以接受。
所以,别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更别高估了自己的投资能力!否则,一旦亏损,必然会影响到生活。
铁律二:和时间做朋友,做长期价值投资。
投资向来都是一件长期的事情,1-3年算是短期,5-10年算是中期。你看好一个投资项目,一定要给它时间去“生长”,才会开花结果,最后才能有收获。
大部分刚踏入投资领域的人,都是急不可耐地想要马上看到“结果”。这不是投资,是投机,犹如上了赌桌,马上就可以看到胜负,体验到狂喜或失落。
参与投资这段时间内,我大概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从一开始都是带着投机心态的赌徒。 这种赌徒心态,把投资当成了押注,就迫切地想有所收益,天天盯盘,打探各种消息,生怕错过几个亿……
那些在股市中频繁操作短线的人,其实就是把炒股当做赌博,想从每一个小波段中获益,结果被专业机构收割。
投资是否成功,应该是眼光(价值判断)+时间+运气的组合。 投资之前的分析判断至关重要,是最终收获的前提;时间是等待价值成长的过程;运气,是无法预知或无法控制的结果。
如果,对自己投资的项目的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且做不到长期;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一天你的内心都会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偶尔欢喜、偶尔失落,又或大喜又或大悲,你的情绪几乎被市场牵动。
2、见好就收,你的承受能力有限
面对亏损,一开始我们遵守铁律“归零也可以接受”,这是在心态上提前给自己打的预防针。如果没有这个预防针,你很能承受不了损失的痛苦而割肉,也就是从投资中提前出局。当然,如果你看清自己投资的产品有问题,可能存在归零,那么即便是割肉,也要及时地退出,争取最少的损失。
还有另一种常见情况,即便是盈利了,也常常让人焦虑,特别是当市场回落,浮盈减少的时候,更是令人焦虑不安。
浮盈,为什么还会让人焦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大概会有这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过早地卖出,第二种是恰当地时候卖出,第三种是因为犹豫不决错过最佳卖出机会,第四种是不为所动、坚决不卖。
可笑的是,至少90%的人都是第三种!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在喜悦中焦虑,在焦虑中盲目,人性的贪婪,把市场越托越高,最后泡沫破裂,一地鸡毛……
从结果上来看,第四种人和第三种人是一样的结果,都是没有卖出,错过最佳出货时机。但不同点在于第四种人是带有自愿的成分,在“长期价值投资”的信仰中摇摆、焦虑……
这里有必要把投资铁律二“和时间做朋友,做长期价值投资"拿出来说一说。既然是长期价值投资,那么面对市场行情好,大牛市的时候是不是不要操作,要做到第四种“不为所动,坚决不卖”?
可以说,很多人在上涨的行情中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信仰,在市场崩盘后,又彻底陷入迷惘、沮丧。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承受这种压力,实际上面对市场下跌,大部分人都很难承受这种错过最佳时机的压力,焦虑到影响生活。
这里主要问题是:因为“长期而长期”,不懂得变通,不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适当调整。
对于专业投资人而言,不为市场波动所动,坚决长期投资是可以理解。但作为普通人,面对超出预期的收益,可以适当地变通。具体的做法是:达到预期收益,分批出货。在整个上行过程中,出货量控制在20%。
这种策略,一来可以变现收益,回收投入成本;二来保持大部分资产仍然在参与中;其三,一旦市场突变,保住了部分收益,且有资金可以抄底。
所以,在上涨的行情中,不要死板地遵守“长期投资”。要见好就收,把获得的利润部分及时变现,当行情突变时,你的内心也就可以承受这种焦虑且不至于影响生活。
3、场外赚钱能力更重要
投资有很多运气成分,有时即便你做对了很多,可能运气也不一定站在你这一边。如果把财务问题都押注在投资上,则在投资的过程中很难接受“归零”的结果,也很难做到“长期”。
现实中,最常见的往往是很多人把财富的希望寄托于投资,且期望过大,在区块链投资领域尤其如此。过大的期望,自然让人陷入一种“迷信”和疯狂的状态中,从而也忘记了投资的原则。
即便在一个技术变革,充满红利的新市场,也不可能让大部分人赚钱,反过来甚至往往是90%的人被收割。 当然,能够遵守投资铁律的人,基本可以避免被收割的命运,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不赚钱都难。然而,绝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其根本还是在于投机与投资的区别。
投资给我另一个较大的感触是: 大部分人不适合投资(包括目前阶段的自己),不具备投资的能力(财力和智力),心力不足以应付投资带来的压力的焦虑感。
一个合格投资者,应该具备较好的场外赚钱能力,其次在心态上能够坦然面对投资带来的盈亏。当你不具备这种能力时,不是不可以投资,则应该投入自己内心真正可以承受归零的资金,至少这样你可以过好当前的生活。
别寄托于投资快速实现财富自由,这样你的心态会失衡。只有具备足够的场外赚钱能力,在面对投资的盈亏时,才会表现的淡然。盈利是对自己的嘉奖,亏损也可以承受。
4、区块链投资的疯狂与理性
历史上出现很多次新兴产业的投资泡沫,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互联网投资……每一次人们都以为找到了财富自由之路,很多人疯狂地参与其中,最终却一地鸡毛……
这一次区块链投资,更加疯狂,更加不理性,是不是意味着一次新的巨大泡沫正在形成?有意思的一点是,区块链泡沫已经反复破裂了几次,但每次又更加强势的反弹,更大泡沫形成……泡沫并非是没有价值,并非等同于旁氏骗局,而是指有太多不理性的投资人涌入,短期内高估了资产价值。
区块链的价值在于解决了信用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资产之间的转移成本,甚至为零。虽然目前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大量的应用,带来的实际社会价值也不高,但可以预见未来一定具备极大的社会价值。
就投资而言,无论区块链技术有多大的价值,最后获益的仍然是极少数人,而绝大部分人是被收割的韭菜!从人性的角度,绝大部分人永远是追高杀跌,非理性的投资,最终成分被收割者。这区块链价值无关,泡沫的形成,是人性的贪婪。
区块链投资,面临比传统投资大得多的变数,常常波动极大,这种情况极大地考验人的心力。更可怕的是,由于区块链投资目前缺乏监管和规范,大量不合格投资人涌入,更是极大地加重了泡沫的形成。
只有理性的看到其中的巨大风险,坚持做到: 遵守投资铁律、见好就收、保持场外赚钱能力 ,才能够避免在这场泡沫中被收割,甚至获得超高的收益。
认知是一切成功的根本!单军强的数字签名:{"sig":"990a99e1379b6ddc4ce1ed8967609aedf69a4402acd9aded11f25eb1d8008412f28c4f255353e31e5f5f1f3bbf53208d2be76d29e9e32be4afb4daae62bcfe061","msghash":"7d6f455ddb98d5b723dadb8394360b16fc980d18156eac388ebacda5dd405200"}
虽然在资本和人才涌入的推动下,区块链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安全漏洞频繁示警的状况引发了人们对区块链风险的担忧。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指出,对于隐私暴露、数据泄露、信息篡改、网络诈骗等问题,区块链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期望。但区块链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诸多的挑战。
俞克群表示,目前区块链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协议安全性、使用安全性、系统安全性等诸多的挑战。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部主任严寒冰也指出,区块链如果要在全球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必须首先解决其面临的安全问题。
严寒冰指出,区块链安全问题包含多个方面。比如说传统的安全问题,包括私钥的保护,包括应用层软件传统的漏洞等。另外,新的协议层面也有一些新的协议带来的漏洞。
去中心化漏洞平台(DVP)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区块链安全问题的严峻性。DVP负责人吴家志透露,自7月24日来的一周内,DVP就已经收到白帽子所提供的312个漏洞,涉及175个项目方。其中包括智能合约、知名公链,交易所等一系列项目。高危漏洞达122个,占所有漏洞的39.1%,中危漏洞53个,占所有漏洞的17%。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助理李斌分析说,当前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三种,无论哪一类在算法、协议、使用、时限和系统等多个方面都面临安全挑战。尤为关键的是,目前区块链还面临的是51%的攻击问题,即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的算例就有能力成功的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部恶意攻击风险,区块链也面临其内生风险的威胁。俞克群提醒说,如何围绕着整个区块链的应用系统的设备、数据、应用、加密、认证以及权限等等方面构筑一个完整的安全应用体系,是各方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吴家志也分析说,作为新兴产业,区块链产业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为缺乏,导致目前的区块链相关软硬件的安全系数不高,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此外,整个区块链生态环节众多,相较之下,相关的安全从业人员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来解决问题。迎接上述挑战需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内容来源 中新网
区块链项目(尤其是公有链)的一个特点是开源。通过开放源代码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来提高项目的可信性,也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但源代码的开放也使得攻击者对于区块链系统的攻击变得更加容易。近两年就发生多起黑客攻击事件,近日就有匿名币Verge(XVG)再次遭到攻击,攻击者锁定了XVG代码中的某个漏洞,该漏洞允许恶意矿工在区块上添加虚假的时间戳,随后快速挖出新块,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谋取了近价值175万美元的数字货币。虽然随后攻击就被成功制止,然而没人能够保证未来攻击者是否会再次出击。
当然,区块链开发者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一是使用专业的代码审计服务,
二是了解安全编码规范,防患于未然。
密码算法的安全性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会给现在使用的密码体系带来重大的安全威胁。区块链主要依赖椭圆曲线公钥加密算法生成数字签名来安全地交易,目前最常用的ECDSA、RSA、DSA 等在理论上都不能承受量子攻击,将会存在较大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能够抵抗量子攻击的密码算法。
当然,除了改变算法,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提升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比特币对于公钥地址的处理方式,降低公钥泄露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作为用户,尤其是比特币用户,每次交易后的余额都采用新的地址进行存储,确保有比特币资金存储的地址的公钥不外泄。
共识机制的安全性
当前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授权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等。
PoW 面临51%攻击问题。由于PoW 依赖于算力,当攻击者具备算力优势时,找到新的区块的概率将会大于其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他节点,这时其具备了撤销已经发生的交易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也只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而不能修改其他用户的交易(攻击者没有其他用户的私钥)。
在PoS 中,攻击者在持有超过51%的Token 量时才能够攻击成功,这相对于PoW 中的51%算力来说,更加困难。
在PBFT 中,恶意节点小于总节点的1/3 时系统是安全的。总的来说,任何共识机制都有其成立的条件,作为攻击者,还需要考虑的是,一旦攻击成功,将会造成该系统的价值归零,这时攻击者除了破坏之外,并没有得到其他有价值的回报。
对于区块链项目的设计者而言,应该了解清楚各个共识机制的优劣,从而选择出合适的共识机制或者根据场景需要,设计新的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的安全性
智能合约具备运行成本低、人为干预风险小等优势,但如果智能合约的设计存在问题,将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2016 年6 月,以太坊最大众筹项目The DAO 被攻击,黑客获得超过350 万个以太币,后来导致以太坊分叉为ETH 和ETC。
对此提出的措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智能合约进行安全审计,
二是遵循智能合约安全开发原则。
智能合约的安全开发原则有:对可能的错误有所准备,确保代码能够正确的处理出现的bug 和漏洞;谨慎发布智能合约,做好功能测试与安全测试,充分考虑边界;保持智能合约的简洁;关注区块链威胁情报,并及时检查更新;清楚区块链的特性,如谨慎调用外部合约等。
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数字钱包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安全隐患:第一,设计缺陷。2014 年底,某签报因一个严重的随机数问题(R 值重复)造成用户丢失数百枚数字资产。第二,数字钱包中包含恶意代码。第三,电脑、手机丢失或损坏导致的丢失资产。
应对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确保私钥的随机性;
二是在软件安装前进行散列值校验,确保数字钱包软件没有被篡改过;
三是使用冷钱包;
四是对私钥进行备份。
任何投资的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有多大的风险,就会有多大的收益,关键是你敢不敢参与进来。当然,目前的区块链行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是因为技术的不稳定,更多的是因为一些贪得无厌的人,黑心作祟,人心难防。
说下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我的看法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目前比特币是最火的区块链衍生币了,没有之一,然后还有其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他林林总总的山寨币紧随其后。如果说现在你持有一些比特币,但是你又看空比特币,这其实相当于产生了风险,而且你正在面对这个风险,在正常途径上你几乎不能做空比特币来盈利,除非做一些涨跌的期权去对冲一下风险,我在极速新欧里面做过,都是一些短线的期权,长线的期权也不建议大家去做,也很少有平台能做。比特币不像外汇那样双向操作,涨跌都有盈利的机会。看多的时候买币或者持币,看空的时候甩币,持币的时候也只能靠买买期权来对冲,所以风险也相对的高一点。
按照目前比特币的行情,这个位置最多再做一下底,就会上去碰箱体上沿。简单来说,这个区间波动会加大,如果有观望的可以等跌到箱体下沿尝试性买下,一定要设止损,不然被埋了还一脸懵逼。如果嫌比特币太贵的话,建议还是找些期权过下手瘾就好了。
区块链的安全法则,即第一法则:
存储即所有
一个人的财产归属及安全性,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财产的存储方式及定义权。在互联网世界里,海量的用户数据存储在平台方的服务器上,所以,这些数据的所有权至今都是个迷,一如你我的社交ID归谁,难有定论,但用户数据资产却推高了平台的市值,而作为用户,并未享受到市值红利。区块链世界使得存储介质和方式的变化,让资产的所有权交付给了个体。
拓展资料
区块链系统面临的风险不仅来自外部实体的攻击,也可能有来自内 部参与者的攻击,以及组件的失效,如软件故障。因此在实施之前,需 要制定风险模型,认清特殊的安全需求,以确保对风险和应对方案的准 确把握。
1. 区块链技术特有的安全特性
● (1) 写入数据的安全性
在共识机制的作用下,只有当全网大部分节点(或多个关键节点)都 同时认为这个记录正确时,记录的真实性才能得到全网认可,记录数据才 允许被写入区块中。
● (2) 读取数据的安全性
区块链没有固有的信息读取安全限制,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 息读取,比如把区块链上某些元素加密,之后把密钥交给相关参与者。同时,复杂的共识协议确保系统中的任何人看到的账本都是一样的,这是防 止双重支付的重要手段。
● (3)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
攻击抵抗 区块链的分布式架构赋予其点对点、多冗余特性,不存在单点失效的问题,因此其应对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比中心化系统要灵活得多。即使一个节点失效,其他节点不受影响,与失效节点连接的用户无法连入系统, 除非有支持他们连入其他节点的机制。
2. 区块链技术面临的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 (1) 网络公开不设防
对公有链网络而言,所有数据都在公网上传输,所有加入网络的节点 可以无障碍地连接其他节点和接受其他节点的连接,在网络层没有做身份验证以及其他防护。针对该类风险的应对策略是要求更高的私密性并谨慎控制网络连接。对安全性较高的行业,如金融行业,宜采用专线接入区块链网络,对接入的连接进行身份验证,排除未经授权的节点接入以免数据泄漏,并通过协议栈级别的防火墙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
● (2) 隐私
公有链上交易数据全网可见,公众可以跟踪这些交易,任何人可以通过观察区块链得出关于某事的结论,不利于个人或机构的合法隐私保护。 针对该类风险的应对策略是:
第一,由认证机构代理用户在区块链上进行 交易,用户资料和个人行为不进入区块链。
第二,不采用全网广播方式, 而是将交易数据的传输限制在正在进行相关交易的节点之间。
第三,对用 户数据的访问采用权限控制,持有密钥的访问者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
第四,采用例如“零知识证明”等隐私保护算法,规避隐私暴露。
● (3) 算力
使用工作量证明型的区块链解决方案,都面临51%算力攻击问题。随 着算力的逐渐集中,客观上确实存在有掌握超过50%算力的组织出现的可 能,在不经改进的情况下,不排除逐渐演变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针对 该类风险的应对策略是采用算法和现实约束相结合的方式,例如用资产抵 押、法律和监管手段等进行联合管控。
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技术风险、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