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论文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1、微众银行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贷款清算
2016年9月,微众银行联合上海华瑞银行投入试运行基于联盟型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用于优化两家银行“微粒贷”联合贷款的结算和清算。引入这个区块链系统,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上,无法篡改,交易过程中同时清算,实现实时清算,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2、中国银联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行积分兑换
2016年9月,中国银联与IBM试行区块链技术的共享积分系统。运用此区块链系统允许用户跨行、跨平台兑换奖励积分,也就是说,用户在一家银行的积分可以兑换其他银行的积分奖励,甚至兑换多个航空公司里程和超市奖励。大幅度提高了银行积分的使用效率。
3、丰田汽车运用区块链技术追踪汽车零部件
2016年10月,丰田汽车加入R3联盟,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每个零件的生产加工使用情况都存储到区块链中,这样,在汽车零件出现问题后,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零件的出处。
4、央行区块链数字票据交易平台
2017年1月,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引入数字货币进行结算,可以实现数字票据交易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步转移,从而实现DVP票款对付结算。同时,区块链数字身份方案解决了不同金融机构间对用户重复KYC认证的问题等。既解决了数字票据交易金额对交易无关方的信息保密,又保证了票交所等监管方在必要时拥有看穿机制。
5、蚂蚁金服区块链应用
2017年8月,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试水保险,助力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上线国内保险业首个爱心救助账户,区块链技术让每笔资金流向都公开透明,每笔资金流转数据都不可篡改,每笔资金的去处和用途都有迹可查。同年11月,蚂蚁区块链用在了食品安全溯源和商品正品溯源上,目前,产自澳洲新西兰的奶粉和中国的茅台,用户只要用支付宝扫一扫,就可以知道是不是正品。
还有其他很多国内外案例,这些成功案例无不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应用正在逐步落地推广,为各行业所争宠青睐。伴随而来的是众多区块链技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都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然而,在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的禁令出来后,随着注册难度的增加,更多的是中介产业链式的空壳公司,有实际应用的公司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关于区块链的安全技术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区块链现如今主要面临5大安全问题:底层代码的安全性、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共识机制的安全性、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和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案例挺多的,就拿抽奖来说,有很多抽奖摇号活动因存在过程不透明、信息不够公开等问题而饱受大众质疑,主办方难于自证清白。而由趣链科技联合杭州互联网公证处共同研发的基于区块链的公证摇号抽奖平台,可以实现将项目信息、参与方身份信息、摇号过程、摇号结果、公证结果全流程上链,杜绝各种黑幕操作和内定名单,让抽奖变得真正透明公正。
1、司法存证
2018年9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链,成为全球首家用区块链审判的法院。
据了解,起诉人可以通过线上申诉入口,在线提交合同、维权过程、服务流程明细等电子证据,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CA/RA机构、法院等链上节点来共同见证、共同背书,为起诉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宣判,首次对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予以确认。
2、物流领域
2018年初菜鸟与天猫国际共同宣布,已经启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跨境进口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
物流链的所有节点上区块链后,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里都有迹可循,形成完整链条;商品缺失的环节越多,将暴露出其是伪劣产品概率更大。
3、电子发票
2018年8月10日,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据了解,这张开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是由深圳市税务局主导、腾讯提供底层技术和能力所打造的。
区别于传统电子发票以及简单的电子发票上链,此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将“资金流、发票流”二流合一,将发票开具与线上支付相结合,打通了发票申领、开票、报销、报税全流程。
关于区块链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多,你可以多去了解相关资料。
Triporg旅行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是区块链旅游服务实例应用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可以为人们提供机票和火车票等预订服务。
区块链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以电子商务为例,为了解决电商在假货、物流、诚信、监管等方面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的痛点,各大企业、平台也是各显身手,招式尽出。区块链就作为其中一种较为可行的手段被使用,那它究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第一,对商品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在逛网店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买到假货,尤其是海外商品,此外还有假货带来的价格问题。如何在确保真货的情况下,买到价格合理的商品,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而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不可逆,可以让消费者随时查看商品的生产地、生产商、原材料等。
第二,对商品运输进行追溯跟踪。电商涉及的供应链、存货、物流等一系列运营活动中会涉及多个中间机构,而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将整个流程变得透明,任何一个合作方都可以查看库存和支付情况,能很好的解决供应链的“牛鞭效应”问题。(牛鞭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机制,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曲解。) 同时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用于规范中介机构,如物流和支付管理合作伙伴。将庞大的管理体系变得简化,从而提高效率。
第三,对商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进行保障。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四分之三的交易是在移动端完成,支付信任是平台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区块链被人们称为是“信任机器”,给大家举个例子,很多网店为了好评会出现刷单或者是伪造数据的现象,而购买信息上链后,是不可篡改的,保证真实性,你可以查看商家真实的交易记录,来确保商家是否可信。
第四,对用户隐私进行保护。区块链的私钥、公钥、加密算法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每个用户有自己独立的地址,且由于区块链的匿名性,企业也不能公布或者储存用户信息,也免受黑客的攻击。
具体的落地应用,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我们以国内两大电商巨头为例。从2016年开始阿里巴巴就开始引入区块链,首先是蚂蚁金服上线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爱心捐赠平台,进行区块链技术的第一次试水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到17年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宣布开放区块链技术,支持进口食品安全、商品正品溯源;18年菜鸟和天猫国际宣布,启用区块链技术用于跟踪、查证跨境进口商品的物流全信息,这些数据包括了商品的原产国、启运国、装货港、运输方式、进口口岸、保税仓检验检疫单号、海关申报单号等等。
物流和商品追溯确实是区块链入驻电子商务领域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为国内电商巨头之一的京东当然也不甘示弱,在2017年,京东宣布成立“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联合各级政府部门通过联盟链的方式,搭建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同年12月,与沃尔玛、IBM、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宣布成立中国首个安全食品区块链溯源联盟。
通麻省理工研究的medrec,荷兰开发的区块链自主选票,防止拉票等,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证明保人和保险公司的真实性等等,都会一定程度的使用区域链技术,就和高铁一样,轨道表示技术,而每辆车代表的是技术的应用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和区块链应用技术案例分享论文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