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区块链标准体系构建的意义,以及建立健全区块链规则体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018全球媒体区块链峰会19日在香港交易所金融大会堂举行,与会多家媒体围绕区块链发展前景、行业走向等议题,就深化媒体区块链合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宣布成立全球媒体区块链联盟。
据介绍,该联盟将提供开放性的媒体会员进入机制,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可信赖的媒体区块链平台。会上,全球媒体区块链联盟发布了《香港倡议》,倡导媒体在区块链领域的信息传播中,传播先进理念,鼓励生态创新,不断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在峰会上指出,媒体区块链只有经过充分发展,才能形成更加健全、良好的传媒生态。主流媒体要在媒体区块链发展中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推进技术进步和业态创新的组织者、建设者。
全球媒体区块链联盟秘书长丁来滨表示,区块链技术有望带来社会新的变革,需要呵护其健康发展。在区块链领域的舆论监督方面,媒体应充分发挥作用,挖掘行业价值,打击行业欺诈,为区块链行业走远走好贡献力量。
来源凤凰网
我们有幸身处两个平行世界将要交相辉映的 历史 性时刻,一个是我们熟悉的物理世界,它不会消亡也不会萎缩;另一个是混沌初起的虚拟世界,它向我们走来,但还模模糊糊。如果你愿意,可以拒绝进入虚拟世界,但你的生活会有许多不方便;2025后出生的人,会觉得虚拟世界的一切是那么自然和熟悉。
区块链的意义
任泽平在《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18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2019年3月3日)一文提到,“据IMF估计,2018年全球GDP总量达84.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和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为16.1%和24.2%”。中国2018年GDP相当于90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非小号截至2019年3月3日19:33统计的数据,数字货币总市值约为1364亿美元,其中比特币约674.27亿美元,以太坊141.38亿美元。也就是说,数字货币总市值仅占全球GDP(84.8万亿美元)的1.6‰。
我认为,物理世界的资产会逐步映射到虚拟世界。2018年8月,我觉得将来可能会有多达50% 60%的映射,这样,数字货币仍将有超过二三百倍的增长。
实际上,满足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在现代 社会 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且消费相对较低。当温饱之类的生理需求满足后,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有安全、 情感 、被尊重、自我实现等心理和精神需求,而且这部分的消费会逐渐增加。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18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的统计数据正体现这种变化,文中提到“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创新高,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产对经济的贡献率创 历史 新高,消费的贡献大幅提高。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5.8%和60.1%,较上年变化-0.9、-0.5和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创 历史 新高。”
虽然服务业不能完全与广义虚拟经济这个新世界一一对应,但重合度很高。2019年春节期间,影片《流浪地球》非常红火,至今票房已破45亿元人民币,如果从劳动创造财富的角度来看,摄制组创造的财富相比他们投入的劳动,在逐日增加。
在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学》里,还提出生活创造财富、财富是文化的载体等观点,我也非常认同。生活的范围远远大于劳动;当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愿意花费在满足心理和精神需求方面的开支也将远远大于温饱方面的开支。类似影视、书籍、音乐、教育、 游戏 等优质的数字内容可以很容易地被复制利用,而成本却不会成百上千地增加。
因此,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原来我的观点是:物理世界的资产会逐步映射到虚拟世界,但不会是100%,可能最多达50% 60%),相信未来虚拟世界的资产(如牛顿先生提出的比特资产,林左鸣提出的虚拟经济)会远远大于实体世界的资产(如牛顿先生的原子资产,林左鸣的实体经济)。
数字化是无可阻挡的趋势。虽然当下每个人的生理信息、行为数据、心理信息,数字化的比率还很低,但随着软件定义世界的逐步深入,因为需要便利的生活,低成本高效率的利用信息,我们将主动拥抱,或者被动接受,使得每个个体的数字化比率逐年攀升。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之前出生的人们可能感受不到,但那些诞生之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价值网就已经普及的新生代们,数字化生活反而成为一种常态,为了和他们交互,年长的人也会或多或少地提高自己的数字化生活比率。
在数字化征程中,个体信息的隐私保护、数字资产的安全和转移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由区块链搭建的可信基础设施(可信计算、可信存储)将成为必须。 因为,区块链世界里每一个比特都同时被存储记录在各个节点上,无法随意增删或修改,极大增强了确定性。
王嘉平在《区块链到底有什么了不起》中说:“区块链将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构架进一步拓展,使其同特定的物理计算设备分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计算过程被单一的控制方掌控,让所有的人都可以信赖这个计算系统。”这让我想起我组织撰写的《软件定义存储》提到的,受VMware首倡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分成了三个阶段:
1.抽象(解耦或标准化)
2.池化(虚拟化)
3.自动化(策略驱动)
之前我在《变化即挖矿——从FCoin交易所、麦当劳发行MacCoin代币引发的思考》中提到:“区块链就是全网同步的分布式日志集或记录集”。以区块链1.0也即比特币为例,它包含记账或者记日志这类的指令,以及账本或日志这类的数据。指令和数据形成一个逻辑的计算系统。早期的计算机,它的软件系统和数据都是紧密耦合在物理计算机里的,这台计算机容易被损坏,指令和数据也都容易被篡改;后来出现了高可用集群,物理上的安全性有所保障;虚拟化和云计算出现后,软件系统和物理硬件进行了解耦。但是,无论软件系统漂移到哪个物理硬件上,该物理硬件的所有权都属于同一个个体或者组织。因此,有可能因为对外界防范不严密(如黑客攻击),或者内部的误操作,甚至是恶意操作,导致指令或数据被篡改。
然而,采用区块链使得软件系统运行在成千上万个节点上,而且大家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记账或者记日志。这成千上万个节点的物理硬件的所有权归于不同个体或组织,而且他们之间还相互不认识,因此,这个软件系统不仅从物理位置上实现了解耦(架构的去中心化),还实现了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解耦(组织的去中心化)。实际上,整条公链的各个节点,是基于共识(公开的规则),由许许多多相互不认识的个体或组织,以自组织的方式构建而成,本质上没有任何个体或组织拥有所有权,因此也就没有单一的控制方能掌控,或者篡改上面的指令或数据。这是一种非常彻底的解耦。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特币系统里,并没有实现共享计算,而只是完成了共享账本,大家在做同样的计算。然而就是这个共享的账本处理,掀开IT 历史 的新篇章。因为,这个处理过程被所有节点参与方认可,是可信基础设施的基石。
#比特币[超话]# #欧易OKEx# #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被誉为颠复时代的技术之一区块链标准体系构建的意义,有望推动整个实体经济的技术、框架、效率以及模式的变革。如此光环之下的区块链技术被给予厚望,也处于舆论的刀剑上,不论是区块链技术的何种应用被发掘,总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平和的角度去看区块链,不外乎就是一项技术,并不神秘也不玄妙。技术本身无罪,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总会伴随相应的泡沫,将区块链技术结合行业落地场景才能体现其潜在的价值,而与实体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契合度才是决定区块链未来前景的关键因子。
就目前现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多数仍在概念的语境中,就算是金融业也只能少部分去应用到区块链技术开发,要达到完全融合的程度需要切实改变产业规则、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等,才得以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价值。未来的形式必将是区块链技术高度赋能于实体经济产业,形成第一批有实际意义的“区块链产业区”,走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趋势大潮。
这样说,区块链如何赋能于实体经济区块链标准体系构建的意义?
其一,区块链将发挥“为实体经济降成本”的作用。目前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导致资本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在经营成本中,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占比不低,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这两部分的成本。
其二,区块链将发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的作用。增进产业协同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很多产业,产业链协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其三,区块链将发挥“构建诚信产业环境”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合作伙伴建立信任的过程仍然较慢,各类信用信息获取难度较大,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通过“交易上链”,各方面可以更为便捷地查询到交易对手准确的历史信用情况,可以更快地建立合作机制;银行也可以更安全地基于交易记录对企业授信,推动解决诚信经营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除此之外,区块链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很大程度上避免违约与欺诈,也能结合区块链资产钱包做高效便捷的支付场景应用。早在区块链圈内,已有不少创新论坛以及行业峰会瞄准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方向,结合当地经济产业进行落地优化,如世界区块链大会-澳门站就打算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做一次深度融合,以魔链钱包的支付手段,运用和普及区块链资产。
据悉,世界范围内的区块链产业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如丹麦、荷兰、挪威能欧洲发达国家已将区块链技术结合物联网溯源进行船舶货物运输,在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也都将区块链技术赋能于能源开发和储量评估,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以区块链资产的角度切入文化版权市场,提升维权效率,改善内容输出的经济条件。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区块链在公共管理,能源,酒店经营,交通等领域都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这些领域的中心化特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可以用区块链来改造。
去中心化的完全分布式DNS服务通过网络中各个相互之间的点对点数据传输服务可以实现域名的查询和解析,可以用于某些重要的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固件没有被篡改,可以进行监控软件的状态和初始,发现不良的篡改,并确保使用了物联网技术的系统所传输的数据没用经过篡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区块链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链标准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建立健全区块链规则体系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