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中央银行区块链复制支付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央行对区块链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不断推进将带来的影响,今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相关人士讨论。姚前在3月份发表的《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的优化及其发行设计》两篇文章中,王信在7月份的研讨会上均有相关表述。互链脉搏将他们提出的影响,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支付体系
姚前指出,在支付方面,央行数字货币为银行间支付清算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引入央行数字货币之后,央行无需坚持传统模式,即私人部门提供支付服务、央行提供价值担保。基于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无需依赖第三方服务,从而扩大了现有法定货币的支付网络。央行数字货币克服了纸币的缺陷:通过收取管理费,可以实现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负利率目标;基于可追踪性,能够进行反洗钱、反逃税等;发行、交易、贮藏的成本大大降低。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其文章《数字货币辨析》中,有提到“支付即结算”是法定数字货币的显著特征,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可控匿名的点对点交易,具备了先进高效、便捷、货款即时两清的优势,信息流、资金流天生合一,无需后台异步清算、结算与对账,通过加密签名转换即可实现前台点对点价值转移和隐私保护。
二、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王信提到,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还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姚前也指出,基于合理的机制设计,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中性”,而且可成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时间依存、部门依存、贷款利率依存和经济状态依存四大特性。因此,央行能够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防止货币流通在实体经济之外,提高基准利率对贷款利率影响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以及进行逆周期调控。
三、保持金融稳定
姚前在文章《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的优化及其发型设计》中指出,央行数字货币在金融稳定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银行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的摩擦和成本,避免 “狭义银行” 影响。
众所周知,法定数字人民币采用的是基于UTXO模式的中心化账本,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负责维护与管理,这与以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为核心机制之一的区块链技术并不相符。而区块链技术公司运用区块链技术优势参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是区块链技术的一次新突破、新应用。
ConsenSys参与CBDC研发
据悉,ConsenSys在官网就曾发布过《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文章表示,数字货币可以提供更便宜的跨境汇款,改善银行间支付结算以及加速零售市场创新等。如果各国中央银行不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则将导致市场依赖“私人支付代币”,从而可能会带来私有实体的失败和财务问题的风险,因为私有代币可能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而央行数字货币将带来无风险、可广泛使用的替代方案。
Charles d'Haussy表示,2016年ConsenSys通过与新加坡货币当局以及南非储备银行合作开始接触关于CBDC的相关工作,也逐步地开展了跨境支付技术的业务。“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探讨一个更大的概念—‘可编程货币’,任何有代币架构的CBDC都可支持。CBDC是对电子现金的一种完善迭代,可以改善中央银行资金的利用率,确保价值链更高效。”
此外,ConsenSys不久前曾发布了一项合规服务,以帮助交易所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识别以太坊发行的可能与犯罪活动相关的代币交易活动。ConsenSys全球金融 科技 联席负责人Lex Sokolin对此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在构建去中心化应用,这是拼图的一部分。我们正在试图做的是使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上的活动更加安全、透明且更容易追踪。”
在雄厚的区块链技术背景下,ConsenSys参与澳大利亚、法国以及泰国等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或将使区块链技术融合CBDC成为可能。
CBDC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
对于以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为特性的区块链能否与中心化的央行数字货币结合的问题,中国证监会 科技 监管局局长姚前指出,CBDC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依然存有争议,一种典型的观点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存在冲突,不建议CBDC采用该技术。
但是区块链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并与各项主流技术在深度融合,因此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业务角度,现实应用中的区块链都与“原教旨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来更好的服务于中心化管理下的分布式运营,可能是CBDC当前需要重点 探索 的方向。
姚前认为,虽然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是不依赖中心机构,但不代表其不能纳入到现有中心机构的体系内,只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中央银行恰恰可以利用区块链将分布式运营有效整合起来,更好地实现对CBDC的中心化管控,两者并不存在必然冲突。区块链作为一种可能成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新兴技术,对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而言,有助于实现分布式运营,同时并不会影响集中管理。自底向上的“兑换”可以制定出全新的CBDC实现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实现了“管控中心化,运营分布式”的目标。
澳大利亚央行宣布的数字货币研究项目就在 探索 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潜在用途和影响。
在该项目之下,澳大利亚将开发一个发行代币形式的CBDC的概念证明,市场参与者将可以在基于以太坊的DLT平台上使用这种CBDC进行融资、结算和偿还代币化银团贷款。该项目预计于2020年底前后完成,项目的各个参与方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发布有关该项目及其主要发现的主题报告。
当前,中国数字人民币正在稳步推进,试点地区已经从“10+1”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约2.64亿笔,金额约830亿元,商户门店数量达456.7万个。此外,欧盟和欧洲中央银行积极支持数字欧元,印度则承诺推出数字卢比。
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方兴未艾之际,由图灵奖得主、密码学先驱Silvio Micali教授创建的Algorand公链,作为2020年就被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选中作为发行全球首个央行数字法币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继续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领域展现赋能“未来金融”(FutureFi)的风采。
Algorand 研究团队7月12日发布了《使用 Algorand 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Issuing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Using Algorand)年度报告,对一年多来全球各中央银行的CBDC进展进行了持续研究,提出了建立在两层零售系统中的公共区块链实例的CBDC混合模型。
在该模式下,中央银行对 CBDC 拥有完全控制权,同时商业银行、汇款服务商和其他金融 科技 公司等获得许可的服务提供商(LSP)能够促进分销和交易。与传统系统相比,基于区块链的零售 CBDC,还促进了更广泛的金融包容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非正规经济中可能难以开设传统银行账户的人。总体而言,与传统的集中式数字货币相比,拟议的设计,可望有助于中央银行更简单、更经济地实现CBDC运作的规模化。
Algorand 研究团队于2021 年首次发布了关于CBDC的研究报告,本次报告新增了一个部分,聚焦 CBDC 的好处以及中央银行在更广泛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首要作用。该报告定义了数字时代的四个关键趋势,包括不断增长的数字经济、作为新的商业模式的资产代币化、对替代货币形式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去中心化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系统。这些趋势直接挑战了中央银行的一项关键任务:确保价格稳定。公共区块链的用例,比如该报告提出的模型,有助于中央银行在数字时代继续履行其职责。
该报告由几位出色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其中,Andrea Civelli 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专注于货币政策传导和通胀建模研究,目前是美国阿肯色大学沃尔顿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Algorand 高级经济学家。
Co-Pierre Georg博士,南非开普敦大学副教授,南非储备银行(南非央行)金融稳定研究组主席,也是Algorand 基金会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他在德国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访学。
Pietro Grassano,Algorand欧洲业务解决方案总监,曾在 J.P Morgan工作超过 15 年,担任过该机构在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多个欧洲国家分支机构的领导职位。更早时期,他曾经在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安达信咨询公司工作。Naveed Ihsanullah,Algorand 工程研究主管,专注于分布式系统,在下一代应用安全软件领域拥有 20 多年从业经历。
除了引言和结论外,该报告其他6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1、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好处:强调数字时代的四个主要趋势,对中央银行构成的挑战,也激发了中央银行应该发行 CBDC。2、设计高效的 CBDC:基于各种 CBDC 项目经验,概述了设计高效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原则。3、发行 CBDC 的经济考虑:讨论发行 CBDC 时的经济影响,从资产负债表和金融稳定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4、Algorand 协议:Algorand 协议概述,包括设计原则和协议本身的高阶概述。5、使用 Algorand发行零售型 CBDC:Algorand 发行零售型CBDC 的方法,包括相关设计的考虑因素、Algorand网络支持用例的详细介绍。6、使用 Algorand 发行批发型 CBDC:Algorand 的批发型 CBDC 的设计方法和相关用例。
Algorand 顾问强调CBDC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CBDC出现后,从国际范围看,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些国家的商业银行甚至将央行可能发行的数字法币视为生存威胁。
《使用 Algorand 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南非开普敦大学副教授、Algorand 基金会经济顾问Co-Pierre Georg博士,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商业银行真的不应该将数字法币视为威胁”,“央行数字货币正在为商业银行提供生命线。”
对于大型 科技 公司越来越多地涉足银行服务的状况,目前担任南非储备银行金融稳定研究组主席的Georg认为:“商业银行确实倒退了,他们会害怕 科技 巨头们。”
正如中央银行已将基于区块链、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视为调控经济的潜在威胁,商业银行也意识到,如果Facebook的 Libra 幸存下来,“如我们所知的,这将是银行业的终结,”Georg说,“那将是一个不受金融监管的实体,拥有 23 亿客户和比摩根大通银行市值更多的现金。包括美国的银行在内,如何与它竞争?他们做不到。”
Georg认为,问题在于商业银行是在建了围墙的花园内运营。“他们做产品,他们不做基础设施,”他说,“商业银行应该感谢央行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提供了一条生命线,它们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可以竞争,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与 科技 公司竞争。”
“当你与市场上的许多参与者交谈时,他们将 CBDC 视为一种可以出售给中央银行的产品,”Georg说,“这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你建立一个产品,你最终只是拥有 Facebook,而如果你建立基础设施,你最终会拥有互联网。”
这就意味着可以与互联网早期开发者们大致相同的方式共享信息,Georg声称,互联网领域用了大约 30年的时间来制定网络具有交互性的标准。同时,他还认为,CBDC 从一开始就具有互操作性的需求,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结合包括Algorand进行的研究,Georg 建议,一些国家的 CBDC 可以拥有不止一个账本和一个协议,不一定分为银行间批发 CBDC 和面向消费者的零售 CBDC。
“你可以拥有一个参与成本更高的零售分类账本,但它为你提供智能合约;你也可以拥有一个没有智能合约但每秒交易量非常高的零售分类账本,”Georg 说,“作为中央银行,可以同时操作两者。”
至于区块链,Georg 表示,一场不必要的争斗是,银行界的一些人将基于区块链的 CBDC 视为实时结算系统的竞争对手。
“现有的支付系统运行良好,”他说,而且价格低廉、运营可靠,“据我所知从未失败过。”但是,实时结算系统没有“促进我们从需要去中心化分类账的私人加密资产中看到的一些新创新”,例如物理或数字资产的代币化。鉴于加密货币的惊人增长,该领域显然存在潜力。
“如果你可以将其引入公共基础设施,假设受到良好监管、由受信任的机构维护,那么这种新型基础设施可以支持处于数字经济核心的新商业模式。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区块链进来的原因,”他说,“你需要一个分布式账本来确保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人可以复制数据,区块链的秘密超能力就在于它使数据独一无二。”
就潜力而言,他指出“支付系统的最后一次迭代出现在 60 和 70 年代,当时引入了数字支付。”因为技术的支持,“区块链确实可以促成新的商业模式。”
(END)
商业及非商业用途的转载,均请获得作者授权,并注明“赫美兹数字坊出品”。
关于中央银行区块链复制支付和央行对区块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